查看原文
其他

PROTAC技术详梳理-2-分子与结构机理篇

药学速览 医药速览 2023-01-13

▉ 导读

PROTAC技术

上篇PROTAC技术详梳理-1-总结篇详细介绍了PROTAC技术在克服耐药和靶向不可成药靶点方面展现出了非常大的潜力,介绍了PROTAC技术的作用原理以及独特的应用价值。同时对目前PROTAC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的布局以及研究情况进行了简略介绍。这一期我们将在分子以及结构层面更加具体的介绍PROTAC技术究竟有哪些不可替代的优势

▉ 机理层面的优势


基于事件驱动event-driven的PROTAC技术和基于占据驱动理论(occupancy-driven)的小分子抑制剂

小分子药物一般是基于传统占据驱动理论(occupancy-driven,上图B)来阻断蛋白功能,这些小分子包括酶抑制剂,受体拮抗剂等,一般是与体内的内源小分子竞争结合靶点。这就对小分子有非常高的要求,包括必须与靶点的活性位点完美契合,活性要非常高,需要经常给药维持起作用的浓度。反观基于事件驱动理论(event-driven,上图A)的PROTAC技术具有诸多优势,比如可直接干掉靶点,而不是简单抑制,其次是降解靶点的配体分子不一定非要与靶点的活性位点结合,而是只要能和该靶点的其他位置结合都可以(“undruggable” proteins的机会),而且结合的活性并不一定很高。这就让我想到当时针对某个靶点合成的一堆化合物,那些活性不是特别好的似乎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了。最后一点,PROTAC分子是具有催化性的,蛋白降解后PROTAC分子可继续发挥作用,所以需要的量很少。

▉ 相比其他技术的优势

在DNA、RNA或蛋白质水平上分别用CRISPR、RNAi 或PROTAC策略治疗疾病

除了小分子以及PROTAC技术,还有通过调控基因层面的方式来治疗疾病。就比如我们所熟知的CRISPR技术以及RNA干扰技术。CRISPR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修改有缺陷的基因组DNA,尤其是DNA突变,从而有可能治愈某些疾病。CRISPR的第一项临床试验(CTX001,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和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司)用于治疗β地中海贫血(NCT03655678)镰刀型细胞贫血症(NCT03745287),已分别在欧洲和美国开展,但是该方法有潜在的脱靶效应

另一项RNAi技术,通过破坏特定致病RNA的稳定性被设计用于靶向治疗。并且第一种RNAi药物Onpattro (也称为Patisiran, Alnylam Pharmaceuticals于2017年批准,用于治疗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hATTR)(Onpattro是一种靶向甲状腺素运载蛋白(TTR)的siRNA疗法,能发挥RNAi对基因的“沉默”效果,通过抑制特定mRNA的表达,有效阻止变异甲状腺素运载蛋白的生成,清除组织里的淀粉样蛋白沉积,恢复组织功能。)然而,脱靶毒性药物递送效率仍然是一大限制。鉴于CRISPR和RNAi以及其他小分子抑制剂的局限性,PROTAC技术由于其独特的降解靶点蛋白的功能定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 三元复合物作用模式晶体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ROTACs分子与它们的目标蛋白可以被模拟成三元复合物结合的平衡态特定配体(PROTAC分子)诱导的分子识别可以表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整体性。尽管如此,许多现有的药物设计和优化方案仍然专注于二元靶点的接合(只能一个蛋白一个蛋白的分析和分子的作用模式,不能够三元整体分析,有时候解释的结果可能以偏概全),原因是三元复合物的结构数据有限。近年来PROTAC分子介导的蛋白质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成功,更加强调这两个靶蛋白和这个PROTAC小分子三者复合物整体的重要性,下面我们以第一个PROTAC三元复合物晶体结构(VHL-MZ1-Brd4(BD2)),整体介绍一下这个复合物的特性。

PROTAC诱导三元复合物及其生物物理性质(A) VHL:MZ1:Brd4的晶体结构。(B) MZ1与三元复合物结合时的构象。(C)蛋白A、蛋白B和PROTAC三元复合物的平衡。(D)三元复合物形成量及其与协同性关系的模拟。

17年Gadd等人首次得到了PROTAC分子-MZ1与VHL和Brd4(BD2)结合的晶体结构,这样便可以整体的分析相互作用模式。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MZ1结合到由VHL和Brd4(BD2)之间PPIs形成的碗状口袋上。碗状结构的底部由两组非极性相互作用产生(下图b),而碗状结构的边缘主要是通过互补的静电相互作用(下图d)和Brd4(BD2)和VHL上的侧链之间的盐桥形成的(下图c)。三元复合物(包括PPIs和由于配体折叠而形成的埋藏面积)的总埋藏面积估计为2600平方埃。

MZ1与VHL和Brd4(BD2)结合的晶体结构作用模式图

▉ 小结

本次我们在分子层面详细介绍了PROTAC技术相比于其他干预蛋白功能的方法(小分子,Crispr和RNAi)的优势以及通过展示三元复合物晶体结构整体分析PROTAC技术的特性,我们认为三元复合物晶体结构的分析将对未来PROTAC技术研发提供重要的研发线索和灵感,感谢阅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19-0144-9

https://program.eventact.com/Agenda/Lecture/210642?code=4257522

https://doi.org/10.1042/EBC20170041

https://doi.org/10.1016/j.ddtec.2019.01.002 

注:图片来源于参考书及网络。文章无商业用途,仅用来传递知识,如有版权问题,联系公众号删除。


往期推荐

PROTAC技术详梳理-1-总结篇

关于mRNA新冠疫苗的10个答疑解惑

今天聊聊各类疫苗(没时间看的话建议你先收藏)

魔法甲基

我姓“炎”

人人学懂免疫学:第十六期

人人学懂免疫学:第十五期

人人学懂免疫学:第十四期

人人学懂免疫学:第十三期



药学速览公众号目前已经有近3个药学交流群(好学,有趣且奔波于药学圈人才聚集于此)。进群加作者微信(xs2014233)添加作者,注明姓名-领域-单位。此群仅为科研交流群,非诚勿扰。

                           

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药学速览。

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至其他平台。

有问题可发邮件至yong_wang@pku.edu.cn获取更多信息。

©2020 药学速览 保留所有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